武警院校是武警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军军事院校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承担着为武警部队培养造就人才、育选精兵强将的关键职责。而纵观最近15年来武警院校的发展变化,最令人印象深刻且影响非常深远的两次改革调整就发生在2011年和2017年。接下来,小圣就为大家展开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帮助大家有个基本的学习了解。
2011年7月,根据军委指示精神,武警部队召开了院校工作会议,并于当月26日圆满结束。此次会议做出了调整改编武警院校构成的重大部署,具体内容是:积极贯彻落实“减少数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完善体系”的根本原则,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裁撤13所武警院校(使武警部队现有27所院校将缩减为14所),推进武警院校科学发展;有效破解当前武警院校整体结构与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不够适应、人才建设难以满足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难题和瓶颈。
同时,会议还明确指出:保留的14所武警院校,要进一步区分为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两大类,彼此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为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指挥人才、高层次信息化人以及各类专业领域人才),合力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武警力量建设、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根据2011年武警部队院校工作会议要求,武警院校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武警院校由之前的27所精简为14所,不仅分布更合理、而且力量构成也更精干了。二是实行科学分类、提升办学规模、理顺任务分工,其中担负学历教育的4所院校分别为武警工程大学(由原武警工程学院、原武警西安指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武警警官学院(由原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升格组建而成)、武警后勤学院(由原武警医学院改建而成)和武警特警学院。
至于其余的其余10所武警院校都是属于任职教育院校,分别是在2011年改建而成的武警政治学院(前身是原武警上海政治学院)、武警警种学院(前身是原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前身是原武警石家庄指挥学院)和武警杭州士官学校(原武警杭州指挥学院),以及原先就已经设立的6所指挥学院,即武警指挥学院和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武警沈阳指挥学院、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武警广州指挥学院、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
新的院校编制体制实行后,上述14所武警院校全部由武警总部集中领导管理,相关武警内卫总队不再承担相关武警院校的管理建制职责,从而进一步理清了职权体系,更有助于武警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武警总部在2011年的武警院校调整过程中,还将3所初级指挥院校和一个总队训练基地改建为4个区域训练基地,另将撤销的初级指挥院校整合为训练基地并由所在驻地内卫总队具体领导管理,以满足部队跨区遂行任务和训练需要。
而在2017年发生的武警院校改革调整工作,相信大家就都非常熟悉了,最直接的变化就是14所武警院校进一步缩减为7所,其具体调整过程是:武警指挥学院维持既有番号建制和正军级,原武警工程大学吸收合并了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改建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副军级);原武警警官学院合并了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武警广州指挥学院改建为新的武警警官学院(副军级建制)。
原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吸收合并了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武警沈阳指挥学院组建为新的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副军级);武警后勤学院从副军级降为正师级并由学历教育院校转型为任职教育院校。还有就是武警杭州士官学校、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合并重组为正师级的武警士官学校,学校驻地和分校区均位于浙江杭州。另外,成立时间最晚的是武警海警学院(副军级),驻地位于浙江宁波,其前身为公安海警学院(后于2018年6月30日转隶武警部队改编为武警海警学院)。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可靠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